佛山动态冰蓄冷系统
冰球式蓄冰系统,原理:利用内充有可相变介质的小圆球(为增大热交换面积,一些厂家在球体上会再设有若干个小的凹陷,后统称冰球)来蓄冷,并将冰球储存于专门的罐体中,通过循环于主机与罐体间的低温载冷剂,将冰球内的介质完成相变,从而储存冷量;释冷时,通过循环于换热器(二次侧为空调末端)和体间的载冷剂,将冷量释放到空调末端,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蓄冷、释冷的过程属于中国较早引进的系统,因各种缺陷,如冰球破损多,新建项目己应用较少。动态冰蓄冷可以通过冷热储能系统实现能源的平衡调节。佛山动态冰蓄冷系统

市场案例及分析(略)、结论及建议,通过以上分析内容,并结合我司市场调研的情况,对中机能源公司提供的冰晶式动态蓄冰系统进行总结如下,并提出初步建议,供业主参考:1、从系统原理上看,冰晶式动态蓄冰属于技术上更为先进的系统。但目前国家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。2、从初投资和机房面积上看,可同时为夏季供冷和冬季供暖,节省了热源系统的初投资和机房面积,目蓄冰系统本身成本无增加。3、从运行费用上,无论蓄冰功能还是热泵功能能效都较高,特别在冬季同时需要供冷的情况下,节能效果明显。深圳专业动态冰蓄冷储能在低峰时段,利用廉价电力将水冷却成冰,然后在高峰时段释放冷量。

动态冰蓄冷具有以下技术特点:1. 制冰 常规盘管蓄冰在蓄冰四个小时后,由于冰阻的影响,效率降低为空调工况的45%,后一小时只有不到30%。所以冰浆蓄冰总体效率比盘管高15%以上,主机选型可以更小 ;2. 冰浆机组为不锈钢非运动部件,设备使用寿命30年以上、维护方便;3. 动态冰浆蓄冷系统融冰控制简单,融冰可以单满足高峰负荷。而常规盘管蓄冷系统,由于融冰速度慢,在高峰负荷又高电价时需要同时开制冷主机和融冰供冷,所以使用动态冰冰浆系统可以节约更多电费;4. 冰浆系统以冰浆机组及辅助设备替代了盘管,整体投资略低;5. 可用离峰时间长,同样的主机,冰浆蓄冰量更多。如果设法将蓄冰池增大,充分利用周六、周日夜间低谷电时间,在不增加制冷蓄冰设备的前提下,可以尽可能地增加蓄冰量;6. 载冷剂用量少,更为经济、环保。
针对冰、水蓄冷系统的蓄冷和放冷过程而开发的主要控制模块,是实现蓄冷系统及关联设备稳定、高效、可靠运行的主要基础。通用性控制系统是高菱针对一般性中间空调系统(包含或不包含蓄冷系统均可)而开发的智能化高效节能控制技术,包括负荷跟踪、负荷补偿、负荷预测、末端管控、冷源侧台数控制等多项先进控制技术。通过应用高菱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,中间空调系统,尤其是多冷源的复杂系统,将可能实现明显的节能效益,并大量减少运维人工的投入。动态冰蓄冷可以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。

该系统相对于静态蓄冰的优势,主机能效高。初始的冰点温度约为-1℃,蒸发温度约为-4.5℃,每个循环约形成2%的冰晶,每个循环后溶液会有增加,一般设计为50%的蓄冰量,蓄冰完成后,溶液浓度会增加到6%,这时对应的冰点是-2.5℃℃,蒸发温度约为-5.5℃,主机能效有所下降,主机COP在4.5以上。而双工况盘管蓄冰,乙二醇为-5.6℃,蒸发温度为-7℃的,主机的COP在3.5以下,且同样静态冰制取过程中,由于随着冰层厚度的增加,传热也逐渐有所减少,主机需要卸载,从而会延长制冰时间,增加能耗。注:对于系统,须考虑综合能耗。(对于大于1200RT,同样需要用双工况冷水机组经制冰换热器实现。)动态冰蓄冷是一种先进的冷却技术,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。深圳专业动态冰蓄冷储能
动态冰蓄冷可以应用于数据中心等对冷却要求较高的场所。佛山动态冰蓄冷系统
动态冰蓄冷技术适用范围:1、部分区分峰谷电价地区,各种大型中间空调系统;2、牛奶及食品等工艺上需要稳定的低温水的行业,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,每年空调使用时间较长,在南方地区甚至可达8个月。夏季高温时段空调用电负荷,特别是大型中间空调、区域供冷和地铁空调等空调负荷集中,是造成城市电力负荷峰谷差的主要原因,而冰蓄冷空调是实现用户侧调峰的有效技术之一。目前我国已有的蓄冰空调工程设备70%以上来自国外,且99%都属于静态蓄冰技术,主要包括盘管制冰、冰球制冰等传统静态制冰方式,其体积大、运行成本高、制冰效率低,平均制冷量只有空调工况制冷量的50%。佛山动态冰蓄冷系统
上一篇: 佛山工业冰蓄冷案例
下一篇: 佛山屠宰场动态冰案例